close

這幾天電腦怪怪的,常常無法開機,正確的說,是螢幕沒有訊號,硬碟也沒反應,因此就連最基本的BIOS畫面也沒也有,但是CPU、顯示卡及機殼風扇皆有運作,當下的第一反應,就是懷疑主機板。

不過,因為之前顯示卡也送修過,所以不敢妄下定論,於是將機殼打開來檢查。

第一步,檢查顯示卡,我手頭上還有之前淘汰的HD3870,更換上去後依然沒有畫面,因此排除顯示卡的問題;再來,檢測硬碟,我將兩顆硬碟拔到別台電腦上,發現硬碟正常運作,因此,硬碟的部分也可以排除,最後,就是記憶體及CPU了,因為手頭上沒有別顆CPU,而且CPU故障的機率實在很低,因此先假定CPU正常,直接測試記憶體,在插拔記憶體的過程中,發現了主機板故障的現象,那就是,完全沒有記憶體時,主機板並未發出聲音警告,而是一再的重啟,當然,螢幕還是沒有畫面。

最後,應該可以確定是主機板的問題了,沒想到才買一年多,居然發生這種事,真是鬱悶,只好送修了。

但是送修的期間,總不能沒電腦用,因此還是得買一塊主機板來備用,這下好了,1155腳位的版子還真少,實在沒啥選擇,結果一沒注意,居然買了張小板(ATX-M)回來,真是他媽的,SATA3的兩個接口都被顯示卡蓋住了,根本沒法用,所以我可憐的SSD只好接在SATA2接口上慢慢跑。

故障的主機板是微星的,在線上申請RMA後,就到全家把他給寄了。因為有上次送修顯卡的經驗,不得不買備用的主機板,要不然不知要多久,電腦才能回復正常,雖然規格買的不盡人意,但至少可以正常使用,只能將就了。

其實Intel的策略真的很令人反感,腳位一變再變,像我這種狀況,一遇到就很麻煩,離家最近的順發3C,大多數都是1150腳位的主機板,1155的少之又少,要嘛缺貨,要嘛要從別的店調貨,都要不少時間,而我又有急用,只好在店裡挑了一張,結果沒注意到是小板,裝上去也來不及了。

話說回來,微星的東西似乎不太耐用,從當初的顯卡(HD7870)到現在的主機板(ZH77A-G43),皆逃不過送修的命運,當初的顯卡就修了好幾次,最後還是貼錢升級才解決,沒想到才過一年,主機板居然又掛了,害我不得不再和微星打交道。

微星送修倒是很方便,只是希望能一次到位,我可不希望像顯卡一樣一再送修,畢竟換主機板得重灌,不像換顯卡那麼輕鬆。

這次的事件也給我一個經驗,首先,挑主機板時注意大小,一般來說都是ATX,而我不小心挑到的ATX-M又更小了,應該說較ATX來說更短一些,因此雖然一樣有6個SATA接口,位置卻不得不往上移,排在了PCI-Express插槽後面,若是你用短卡就算了,但是像我用的微星R7870 Hawk,就占用了兩個PCI位置,而且顯卡長度還超出了主機板,將主機板僅有的兩個SATA3插槽蓋的嚴嚴實實,當然,像有些主機板的SATA插槽方向是轉了90度的,遇到這種情形就不會有影響。

不過,電腦若是沒裝SSD的,SATA3和SATA2倒是沒啥影響,反正傳統硬碟也跑不到頻寬上限,若是像我用SSD那就悲劇了,因此,等主機板送修回來,我還是會用回微星ZH77A-G43,至於現在用的,還是賣掉算了。

除了主機板的大小,相關插槽的位置也很重要,如SATA插槽、PCI-Express,關係到硬碟及顯示卡的安裝,空間夠不夠,兩者會不會卡到,尤其有雙卡需求及安裝多顆硬碟者,更要注意,就如我,肯定不只一顆硬碟,而顯示卡的長度就會影響到硬碟的安裝,這個限制取決於機殼的大小,在一開始挑選的時候就要注意到。

以微星ZH77A-G43為例,若是兩張R7870 Hawk組成交火(當然這不建議,因為第二個PCI-Express只有x4),那SATA插槽也會被擋住,所以要嘛用短一點的顯卡,要嘛就不要組CrossFire,但是好一點的顯卡都不短,而中階以下組CrossFire也沒太大意義,所以微星ZH77A-G43的配置根本就不建議組CrossFire,雖然他有支援,但是根本沒考慮到交火時的卡位問題,可是話說回來,這張也不是多高階的版子,沒考慮那麼多也不令人意外不是?

總而言之,SATA插槽的位置、方向與PCI-Express的位置在選購主機板時一定要注意,這關係到以後的擴充性,免得像我一樣,發生SATA接口被顯卡遮住的窘境,令人欲哭無淚。

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神氣豬 的頭像
神氣豬

神氣豬的隨想筆記

神氣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